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5S咨詢公司概述:個別改善是TPM的八大支柱之一,也是推行TPM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推行TPM個別改善,有助于減少甚至消除各大浪費,增墻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加企業的收益。
TPM個別改善
一、TPM個別改善的含義
TPM個別改善是對重復故障、瓶頸環節、損失大、故障強度高的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除故障(損失)、提升設備效率的活動。
二、實施TPM個別改善的目的和意義
1、目的
(1)將所有與設備、人員相關的損耗、浪費“顯現化”;
(2)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及勞動生產率;
(3)培養具備精益思想的員工。
2、意義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市場需求不斷的變化,很多生產型企業的設備也不斷的向自動化方向發展。這就對企業的管理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的企業不是在實施TPM管理的開始中就會有很大的改善,這就需要我們TPM管理實施個別改善計劃,TPM管理的個別改善計劃的主要意義為:
根據木桶原理,迅速找到企業的短板,并給予改善,這樣做能夠用最小的投入,產生 最大的效果,既可以改善現狀,又能夠最大程度給員工良好的示范及為活動熱身。
TPM 導入初期,大家對其將來所能產生的效果是有疑慮的,不同的人對 TPM 的接受程度 是有差異的。選擇支持TPM 的某個模塊或者某個項目推進,就能夠集中有限的力量給予局部 突破,既為推行人員積累第一手經驗,也給企業上下增添信心。
綜上所述TPM個別改善是實施初期對企業中的最大短板進行改善,只有集中力量對其中的點進行突破,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
三、TPM個別改善的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
(1)對象設備、生產線的選定。瓶頸線、工程設備中損失較多的項目,水平開展價值較大的項目。
(2)組成研究小團隊。部門管理者作為領導(部門的樣板以部長為領導,科的樣板以科長為領導); 加入技術、工藝、設計、生產部門,協同作戰;小團隊在TPM管理推進事務局登記、成立 。
(3)對現狀損失的把握。把握并明確損失的現狀,分析損失數據,沒有數據的先收集數據 。
2、實施階段:
(1)完善課題及設定目標。 根據現狀的調查結果,選定改進的課題,以損失為零為出發點,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及時間。
(2)制定計劃草案。形成解析、對策草案,改善實施等順序,日程的實施計劃,最高領導審核 。
(3)對現狀損失的把握。為改善而進行的解析、調查、實驗等一切技法的活用和固有技術的發揮,改善草案的評價,追求直至目標完成為止的改善方案。
(4)改善實施。以對策草案為依據實施對策,必要的場合進行預算處理 。
3、檢查階段:
(1)效果確認。改善實施后,確認對各損失的效果,如果效果不明顯,則重新制定改善計劃 。
提升階段:
(2)固化、標準化。 切實實行技術對策(為防止回到原點而進行的物質性對策),實行作業標準,保全標準等必要的標準化,為防止再次發生進行教育,最高領導審核 。
(3)水平開展。同一生產線、工程、設備的水平開展,下一生產線的選擇,改善活動的開展。
四、TPM個別改善的措施
1、創建高效率的生產線;
2、建立物與信息流程圖;
3、查找浪費并消除掉;
4、確立設備的基準值;
5、明確質量的標準并由領導帶頭遵守。
五、TPM個別改善的要點
1、全員參與
個別改善不管是提案制度、主題改善還是課題改善都離不開全員的參與,利用一切鼓勵和促進措施讓員工主動為工作的改進提出建議,這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用規定約束員工按要求工作是員工本身的職責,而讓員工主動提建議卻是無法強行導人。所以促使員工積極改善的辦法是引起員工的興趣讓員工覺得改善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企業除了加強宣傳之外在改善導人的早期采取重獎方式也是一種好辦法。
2、內容無設限
個別改善的另一個特點是改善的內容沒有任何限制,可以對員工認為需要改善的任何項目提出自己的建議,包括了在改善的范圍上可以超出自己的工作職責,跨部門提出改善建議。同時改善的內容可從員工關心的福利,操作規范、管理方式等各個方面無約束地開展。從小處改善起,這樣才能給員工以改善原來很簡單的啟示,消除員工心理上的顧慮。
3、方式要靈活
很多企業在剛開始推行個別改善時,就想一步到位,在還沒有經過實踐的時候就對個別改善進行標準化,包括制定一些復雜的改善提案表格,讓員工按要求填。結果員工一看到這些表格又要填數據,又要畫效果圖,頭腦中剛剛冒出的改善念頭就被這些復雜的填寫要求給嚇跑了。所以在個別改善的起步階段改善的方式要靈活,先不要規定各種填寫規范,讓員工自由地寫,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同時還可通過讓各班組長詢問員工讓員工口頭表述自己的想法,班組長負責記錄的方式征集改善提案,目的是不要一開始就給員工一個改善提案很復雜的概念。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